美联储7月会议纪要显示,工作人员对2023年至2027年实际GDP增长的预测与6月基本持平,表明前景修正的抵消效应。预计进口商品(含关税)成本涨幅低于前次预测,且涨价时点将后移;金融条件改善将为产出增长提供更强支撑。但上述积极因素被预期的消费支出数据、净移民人口增长拉动效应不足所抵消。劳动力市场疲软
美联储官员古尔斯比指出,当前政策制定需评估关税对通胀的持续性影响,该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降息时机决策。其强调需观察本周批发价格指数及下月核心通胀指标后,方能判断是否启动降息操作。数据显示美国劳工部已下修5-6月就业增长数据,7月新增就业人数亦低于市场预期。前总统特朗普指责数据遭人为操控,并据此解雇劳工
华泰证券研报指出,美国7月通胀数据表明关税对通胀的传导效应较为温和。Cavallo等学者的研究显示,关税宣布后10-15周(约3-4个月)商品价格涨幅达峰值,但企业仅将50-60%的关税成本转嫁至消费者,因需求疲软抑制了通胀上行空间。尽管8月美国对外关税上调可能继续温和推升核心通胀,但企业需求疲弱及
特朗普称关税已为美国带来数万亿美元收入,并强调其对国家财政、股市及整体经济的积极影响。他指出,数据显示关税主要由企业及外国政府承担,而非消费者。针对高盛CEO所罗门的质疑,特朗普批评其拒绝承认关税事实,并指出其早期对关税影响的预测已被证明错误,同时建议其更换经济学家或专注DJ职业。
专家预测美国7月CPI同比涨幅预计达2.8%,核心CPI升至3.0%,住房和能源价格持续施压,家居用品、医疗保健及服装成本上涨抵消汽车与机票价格跌幅。富国银行指出,关税引发的价格传导机制仍在初期阶段,进口税成本分摊格局尚未明朗,消费者承受力减弱制约终端涨价空间。该机构预计下半年通胀将温和回升,核心C
美国宣布对所有日本进口商品征收额外15%关税,无视现行税率水平。
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指出,美联储可能在未来数月内调整货币政策,因劳动力市场疲软叠加通胀持续回落。她强调,尽管关税短期内会推高通胀,但其影响不具备持续性,而当前经济放缓和货币政策的抑制性将继续压低通胀水平。同时警示劳动力市场若出现波动,可能出现快速且剧烈的下滑趋势。
美国白宫宣布,特朗普政府计划对印度商品加征25%关税。
美国总统特朗普称,其可能放弃再次竞选总统;同时透露因印度持续采购俄罗斯石油,拟在未来24小时内大幅上调印度进口商品关税,现行税率25%,并指出印方高关税为主要矛盾点。
特朗普将于北京时间20:00在CNBC财经节目"Squawk Box"接受专访,议题涵盖经济、就业、美联储政策及关税等核心领域。
欧洲央行管委帕萨里德斯指出,当前通胀水平基本符合预期,但关税因素导致前景存在显著不确定性。其强调,不应将央行7月决议视为暂停降息信号。
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指出,关税对通胀的短暂影响是合理的基本情况。(金十)
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,自8月1日起印度将面临25%关税及罚款,原因系该国从俄罗斯采购商品。
Visa(V.N)高管表示支持《天才法案》,称其为稳定币监管清晰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,并指出稳定币在特定用例中的应用潜力。该高管同时强调,关税政策不会对跨境支付业务产生实质性影响。
据知情人士透露,美日贸易协议签署后,日本央行内部评估认为,该协议消除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将为货币政策调整创造条件。官员计划重点追踪15%关税基准下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,结合物价走势及国际经贸谈判动态,可能在今年底前基于充分数据评估加息可行性。央行将通过企业反馈和多维度经济指标分析,争取在政策决策窗口期前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