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e币作为基于互联网文化符号和社区共识的加密货币,其种类数量处于动态变化中,由于新币种持续涌现且部分项目可能逐渐沉寂,尚无全球统一的精确统计数据。综合行业观察及加密货币平台分类信息,截至目前,具有一定社区活跃度和交易流动性的Meme币约有数百种,而包含各类小众及短期项目在内的总数可能超过千种。主流Meme币通常指市值规模、社区影响力及市场认可度较高的品种,市场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Dogecoin(狗狗币)、Shiba Inu(柴犬币)和PEPETO等。
1. Meme币的数量特性:动态与分散的生态
Meme币的数量难以精确统计,核心原因在于其低门槛创建机制与快速迭代特性。基于以太坊、币安智能链等公链的代币发行工具(如ERC-20、BEP-20合约),使得任何人可在短时间内创建新的Meme币,导致市场中不断涌现以流行文化符号、网络热梗命名的代币。例如2025年新出现的PEPETO,便是基于“Pepe the Frog” meme形象衍生的新项目。
同时,多数Meme币缺乏实际应用场景,依赖社区热度维持价值,一旦热度消退便可能失去流动性,逐渐退出市场。这种“快速诞生-快速消亡”的循环,使得Meme币总数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。行业普遍观点认为,具有一定交易记录和社区讨论度的Meme币约在300-500种,但这一数字每月都可能因新项目上线或旧项目下架而波动。
2. 主流Meme币:从“玩笑”到市场主力
主流Meme币的定义通常结合市值规模、交易深度与社区基础三大指标。截至2025年8月,以下品种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:
2.1. Dogecoin(DOGE):Meme币的“鼻祖”
作为最早的Meme币,Dogecoin诞生于2013年,最初是程序员Billy Markus和Jackson Palmer基于“柴犬”表情包创作的玩笑项目。凭借马斯克等名人的公开支持(如2021年特斯拉接受DOGE支付部分商品),其市值长期稳居加密货币前列。截至2025年,DOGE的流通市值仍保持在百亿美元级别,社区覆盖全球超过千万用户,是Meme币中唯一实现部分商业应用(如小费文化、慈善捐赠)的品种。
2.2. Shiba Inu(SHIB):“狗狗币杀手”的崛起
2020年推出的Shiba Inu,以“Dogecoin Killer”为口号,借助以太坊生态和去中心化交易所(DEX)的流动性支持迅速走红。其核心特点是庞大的代币总量(初始发行量1千万亿枚)和社区驱动的销毁机制(通过燃烧代币减少流通量)。2021年曾因马斯克一句“我养了一只柴犬”引发价格暴涨,市值一度超越DOGE。尽管后续价格回调,SHIB仍凭借“去中心化自治组织(DAO)”模式,持续吸引开发者构建生态应用,成为Meme币中生态最丰富的品种之一。
2.3. PEPETO:2025年的“现象级新星”
作为较新的Meme币,PEPETO在2025年凭借“Pepe the Frog” meme的二次创作热度迅速出圈。与传统Meme币不同,其团队尝试结合NFT(非同质化代币)与元宇宙概念,推出“PEPE宇宙”虚拟形象系列,吸引年轻用户群体。尽管缺乏长期历史数据,但其上线3个月内便进入加密货币市值前50,成为2025年Meme币市场的最大黑马,也反映出Meme币生态“新梗替代旧梗”的迭代规律。
3. 注意事项:数据时效性与投资风险
需要强调的是,Meme币的“主流”地位具有强时效性。例如2023年的热门品种Floki Inu、ApeCoin等,到2025年已因社区热度下降而市值缩水。此外,Meme币价格波动(单日涨幅或跌幅可达100%以上),且缺乏基本面支撑,投资需警惕监管政策(如部分国家将其归类为“证券”)和市场操纵风险。
综上,Meme币的数量呈现“动态分散”特征,主流品种则依赖社区共识与外部事件驱动。对于普通用户而言,识别主流Meme币的核心指标仍是长期市值稳定性与真实交易需求,而非短期热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