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感恩节假期后首个交易日,加密市场在亚洲时段迎来显著调整压力。受中国境内局势与香港等股市波动联动影响,比特币短线出现快速回调,主流代币同步承压,市场情绪再度因宏观不确定性与行业信任危机双重因素笼罩。

比特币短线急跌3%,主流代币普跌4%
UTC时间11月28日周一02:00,比特币价格在亚洲交易时段突发跳水,30分钟内跌幅扩大至3%,最低触及16,000美元整数关口,随后小幅回升至16,400美元附近震荡。从MEXC平台BTC/USDT永续合约图表看,此次下跌呈现放量特征,短期抛压集中释放。
主流加密代币同步承压,以太币、瑞波币等跌幅均在4%左右,Solana、BNB及莱特币等弹性较高的品种回调幅度更为显著,达7%-9%。市场分化中,模因币龙头狗狗币逆势上涨8%,成为少数录得正收益的资产,反映极端行情下资金对投机性标的的短期偏好。
亚洲局势成导火索,市场信心雪上加霜
此次加密市场下跌与亚洲传统金融市场波动形成共振。香港恒生指数当日开盘下跌2.1%,A股主要指数同步走弱,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升温引发跨市场避险情绪。消息面上,中国境内多地爆发的抗议活动持续发酵,路透社报道显示,抗议已蔓延至大学校园及八个主要城市,上海等地更出现示威者与警方的冲突。这是近年来当地社会情绪较为集中的表达,加剧了全球投资者对区域经济与政策稳定性的担忧。
值得注意的是,当前加密市场仍处于FTX交易所崩盘后的修复期,行业信任体系尚未重建。据CoinGecko数据,过去30天加密市场总市值已缩水18%,投资者风险偏好持续低迷。在此背景下,外部地缘事件极易引发流动性踩踏,放大价格波动。
11月市场回顾:比特币累跌21%,行业进入防御模式
2022年11月成为加密市场年内表现最差的月份之一,比特币自月初以来累计下跌近21%,较2021年11月历史高点跌幅已超75%。市场分析指出,除宏观因素外,头部机构流动性危机(如FTX破产)、监管不确定性及机构资金撤离,共同构成了本轮调整的核心驱动。

面对低迷市况,主流交易所普遍采取收缩策略,通过优化交易系统、强化资产托管安全及推出低风险产品吸引用户。从行业长期视角看,当前波动或加速市场出清,推动加密资产估值向基本面回归,但短期内仍需警惕流动性枯竭引发的连锁反应。
